第367章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
“安陆府一失,襄阳门户洞开!”鲍起豹闻知此消息,冷汗涔涔而下,满脸惊惶之色。
“昔日江岷樵所言,竟一语成谶!彭逆……彭逆的目标,果真是我襄樊!”
江忠源、骆秉章、张亮基等湖南军政大员年初就曾来信,提醒他们短毛年初就在黄州府大肆拉民夫,显然是在为接下来的战事作准备。
只是彼时鲍起豹并未将此事太放在心上。
觉得短毛既然是在黄州府拉民夫,是要对距离更近的下游地区的安徽、江西用兵。
岂料短毛竟然舍近求远,反向打起了襄樊。
鲍起豹现在很后悔,但他后悔的并不是没有早早听江忠源、骆秉章等人的劝告。
因为听了鲍起豹也做不了什么,以湖北残地的财政入不敷出的现状,供养大几千营勇已是极限,且鄂兵多惧短毛。
即使提前有所防备,也挡不住数万短毛军的进攻。
鲍起豹所后悔的是没有提前打点钻营,早点调离湖北这个是非之地,哪怕委屈些,调到江南去应付长毛也比现在在襄阳城内伸出脖子,等着短毛发逆一刀砍过来来得要强。
罗绕典脸色铁青,他比鲍起豹这个武夫更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襄樊,之所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于其控扼汉水、连通南北。
一旦襄樊有失,则短毛发逆便可凭借汉水之利,将湖北切割,其兵锋北可直指南阳、威胁中原腹地,震动京畿;西可溯流而上,窥伺陕南、川东;而南面和东面,已经在短毛发逆掌握之中了。
想到这里,他只觉得一股寒气沿着脊椎骨缝嗖嗖地往上冒,竟在这三伏天里,一个激灵打了个冷颤。
罗绕典强自镇定,沉声道:“鲍军门,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晚了!当务之急,是立即与崇抚台商议,给皇上上个奏折,请求援兵。襄樊城高池深,我等手中尚有兵勇上万,坚守不出,未尝不能与贼一战!”
襄阳城高池深是真,比起一般的城池,樊城姑且也算城高池深吧。
但襄樊有兵勇上万,纯粹是罗绕典为了壮胆自欺欺人的说法。
即使罗绕典和鲍起豹现在把襄樊周边的绿营团练全部都调到襄樊,襄樊两城也凑不够上万兵勇。
拉一拉城内的民壮倒是能凑上万把人守城,只是仓促拉起来的民壮打不了硬战。
不是多有地方的民壮都如长沙民壮那般勇敢,能听号令行事。
当然,湖北绿营团练其实也打不了硬战,可总归还是要比没有接受过什么军事训练的民壮要强些。
罗绕典的想法以短毛此番北上征襄樊乃是为了北窜京师为名,说服湖北崇伦一起上奏折,希望北面的陕西、河南等地能抽调些兵马驰援襄樊。
毕竟短毛来势汹汹,到底是只打襄樊还是打下襄樊后要继续北上,谁也说不准。
鲍起豹则不由自主地将此次守襄樊和前年守长沙相提并论,也很希望襄樊能像前年的长沙一样,得以守住。
朱锡琨降清后,清廷已经确认了前年在长沙城南的妙高峰被打死的发逆逆首是伪西王萧朝贵。
虽说炮毙萧朝贵之功被算在了他鲍起豹和江忠源头上,鲍起豹也不时拿此事当做吹牛的资本,四处吹嘘自己打死过长毛的王。
可他心里清楚,能在长沙炮毙萧朝贵,最大的功劳在江忠源,他鲍起豹不过是跟着沾光。
襄樊的情况要比长沙糟糕得多,发逆首次攻长沙,兵不过三千,且彼时发逆攻长沙失利后,长沙城军民士气高涨,军心民心可用,长沙城的乡绅要比襄樊的乡绅团结得多,不少乡绅甚至亲自参与守城。
再者,发逆打长沙那会儿可没多少重炮,长沙守军的重炮对发逆有着碾压性的优势。
鲍起豹和江忠源有书信往来,江忠源曾在信中告诉过鲍起豹,去岁短毛西征,短毛火力已经比官军还犀利,甚至还用上了奇准无比,几乎是指哪儿打哪儿的洋炮。
想来短毛现在是不缺攻城的重武器的。
见鲍起豹在发呆,罗绕典不由分说,直接拉起鲍起豹赶往湖北巡抚崇纶的临时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