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2章
女主人宋婉清身着剪裁得体的深蓝色旗袍,外搭一件柔软的羊绒开衫,既彰显了东方韵味,又符合学术圈的庄重。
她举止优雅,谈吐得体,正用流利的英语与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电子工程系博士交谈,话题从基础医学研究,很自然地过渡到了信号处理与生物电信号的潜在关联。
赵振国则扮演着低调的男主人角色,他穿着简单的羊毛衫,手持一杯红酒,看似随意地穿梭在宾客之间,大部分时间在倾听,偶尔插言,问题却总能切中要害。
他的目光敏锐,如同经验丰富的猎人,在人群中搜寻着有价值的目标。
安德森是这场沙龙的实际操盘手,他忙碌地协调着一切,确保每位客人都被照顾周到,同时不动声色地将关键人物引到赵振国或宋婉清面前。
受邀而来的十几位客人,主要是来自哈佛和MIT的年轻学者,涉及计算机、物理、生物化学等领域,他们显然对这种形式轻松、又能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同行的聚会感到很新奇。
“宋女生,您对中医经络理论与现代神经科学的交叉点怎么看?”一位戴着厚厚眼镜的斯坦福研究所客座研究员,饶有兴致地问道。
宋婉清微微一笑,从容应对: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方向。传统医学积累了数千年的实践经验,或许能为现代研究提供不同的视角和假设,比如某些穴位的刺激与内啡肽释放的关系。。。。。。”她的回答既尊重传统,又立足科学,赢得了在场不少人的点头。
另一边,赵振国正与一位名叫埃里希·兰道的MIT媒体实验室博士生交谈。
这位不修边幅的年轻人,正兴奋地描述着他关于“通过图形界面让计算机更容易被普通人使用”的构想。
“…想象一下,施乐帕克中心的那些技术,如果能走出实验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移动一个叫‘鼠标’的设备,点击屏幕上的图标来操作电脑,而不是记忆复杂的指令…”埃里希挥舞着手说道。
赵振国认真地听着,脑海中浮现的却是未来Windows和MacOS统治世界的图景。
他适时地提了一句:“很前瞻的想法。硬件成本的下滑和软件友好度的提升,确实是普及的关键。听说阿尔伯克基有家叫微软的小公司,也在做类似方向的基础工作?”
“哦?您也知道微软?”埃里希眼睛一亮,仿佛找到了知音,“他们做的BASIC解释器很棒!不过,图形界面才是未来!”
就在这时,沙龙的气氛被一阵略显突兀的门铃声打破。
安德森眉头微蹙,这个时间不应该再有客人了。他示意助手去应门。
门打开,门口站着两位身着深色西装,表情严肃的男子。为首的一人出示了一个证件夹:
“晚上好,FBI。我们接到举报,需要了解一下情况。”
刹那间,房间内的谈笑声戛然而止。
所有学者都停下了交谈,惊疑不定地看向门口。空气中温馨融洽的氛围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紧张和不安。
在美苏冷战和技术封锁的大背景下,FBI的突然造访,足以让任何与外国,尤其是与共产主义国家相关的学术交流蒙上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