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的钟声还在耳边隐隐回响,萧祈全然不顾仪态,提着裙摆,几乎是跑着穿过了重重宫廊,奔向了昭阳殿。朝堂上的雷霆之怒、与群臣的机锋对峙,此刻都被她抛在了脑后,心里只剩下那个昏迷不醒的人。
殿内药气弥漫,烛火昏黄。霍长今依旧安静地躺在床榻上,双目紧闭,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呼吸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徐朔守在一旁,眉头紧锁。
萧祈快步走到床边,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她……可醒过?”
徐朔连忙躬身回禀:“回殿下,约莫半个时辰前,霍将军醒转片刻,神智似乎清明了一些。”她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复杂,“她……她让下官转告殿下,说……‘那日不该那样对您’,要向您……道歉。”
萧祈的心像是被人狠狠揪了一下,酸涩疼痛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
道歉?该道歉的人明明是自己!是萧家!是利用、是猜忌、是那日的欺骗将她逼至如此境地!是他们一步步将那个曾经意气风发、光芒万丈的大将军,逼到了如今这般油尽灯枯、昏迷中仍惦念着一句重话的境地。她霍长今何错之有?错只错在,太过重情重义。
“本宫知道了,你且退下歇息片刻,这里有我。”萧祈的声音沙哑,挥退了徐朔。
“是,微臣告退。”徐朔行礼欲走又被萧祈叫住。
“慢着,”萧祈的声音又恢复了长公主的沉稳,“今日之事——”她言语未尽,但冰冷的眼神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徐朔立刻会意,恭敬汇报:“微臣明白,霍将军只是力竭昏迷,并无大碍。”
“退下吧。”
待殿内无人,萧祈在床边的绣墩上坐下了下来。霍长今静静地躺着,呼吸微弱,眉心即使在昏睡中也微微蹙着,就连昏睡中她也在承受着无尽的痛苦。萧祈伸出手,想抚平那褶皱,指尖触到她冰凉的脸颊,心也跟着揪紧。
她小心翼翼地握住霍长今露在锦被外的手,那手如今瘦得只剩下骨头,长年练武留下的厚茧也愈发明显,手掌冰凉得没有一丝热气。萧祈将她的手合在自己掌心,试图用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温度去暖热它。她就这样一遍遍的、坚持不懈的去焐这双无数次替她挡下明枪暗箭的手。
玉竹端着膳食进来,看着自家公主那憔悴不堪、却依旧固执守候的模样,心疼地劝道:“殿下,您守了一夜又熬了一个早朝,粒米未进,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住啊。去偏殿歇息片刻吧,这里有奴婢们守着,霍将军若有动静,立刻去禀报您。”
萧祈缓缓摇头,目光未曾离开霍长今半分:“不了,我就在这儿。她若醒了,定想第一眼就看到我。”
她怕,怕自己一离开,便会错过她清醒的瞬间,更怕……怕那可能是最后一面。
……
夜色渐深,万籁俱寂。殿内炭火噼啪,映照着萧祈疲惫而担忧的侧脸。
忽然,床榻上的霍长今不安地动了动,眉头紧蹙,发出几声模糊不清的呓语,似乎陷入了极不安稳的梦魇。
萧祈立刻俯身,小心翼翼地将她连人带被拥入怀中,如同呵护世间最珍贵的瓷器。她轻轻拍着霍长今的背,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温柔,带着哄慰:“我在,长今,我在这儿……不怕,没事了……”
霍长今在她怀里微微颤抖,她似乎是在梦魇中挣扎,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嘴唇翕动,声音断断续续:“冷……好冷……”
萧祈心头一紧,立刻扬声吩咐:“玉竹!快去煮碗参汤来!再把炭火烧旺些!”她一边下令,一边将霍长今更紧地搂住,把被子严严实实的裹在她身上,用自己的脸颊贴着她冰凉的额角,试图用体温驱散那彻骨的寒意。她像哄着稚龄孩童般,低声絮语:“抱着就不冷了,很快就暖和了……乖,好好睡,睡醒了就不难受了……”
参汤很快送来,萧祈试了温度,一小口一小口地、极其耐心地喂霍长今喝下些许。炭火加了几次,殿内温暖如春,可霍长今的手脚依旧冰凉。
她不再犹豫,脱去外袍和鞋袜,也钻进了被子里,将霍长今紧紧搂在怀中,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她冰冷的身体。她感觉到怀里的人像一块寒冰,怎么捂都捂不热,恐惧如细丝缠绕住了心脏,让担忧蔓延着全身。
这一晚,萧祈就这么一直抱着她,用自己的身体做她的暖炉,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安抚着她在梦魇中的不安。她多么希望,自己的怀抱能够抵挡那该死的毒性,能够将所有的病痛都从这人身上驱离。
然而,希望终究只是希望。
徐朔早已告知她,折絮道长的丹药,虽能暂时压制毒性,却更像是激发了她体内残存的所有元气,如同……回光返照。这仅存的生命力让她得以在城西完成那场震慑人心的战斗,却也是燃尽了她最后的灯油。
萧祈将脸埋在她颈窝,感受着那微弱得仿佛随时会断绝的脉搏,无声的泪水浸湿了衣襟。她只能一遍遍在心里祈求,祈求沐华元能尽快赶到,带着那渺茫的、或许是唯一的生机回来。
长夜漫漫,烛泪滴垂,我的爱人啊,你何时归?
……
三日后,停灵期结束。
今日是萧征出殡之日。天色灰蒙,铅云低垂,细碎的雪花依旧未曾停歇,将整个皇城染上一层肃穆的银白。
昭阳殿内,霍长今还在昏睡,脸色苍白地躺在榻上,这几日她昏昏沉沉,便是偶尔醒来也最多说几句话走几步路,生命已经不愿再等她了。萧祈替她掖好被角,指尖留恋地拂过她冰凉的脸颊,眼中是化不开的担忧与心疼。
殿外,她早已安排了层层护卫,皆是绝对忠诚的心腹,将这里守得如同铁桶一般。
“等我回来。”她低声呢喃,仿佛榻上的人能听见一般,最终狠下心转身,换上了一身沉重的孝服。
送葬的队伍绵长而沉默,白色的幡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萧凌走在皇室成员的最前列,萧祈跟在他身侧稍后,她的身旁是太后杨蘅若。萧涣、萧婧、萧婉等王室宗亲、先帝后妃和文武百官紧随其后,步履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