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支持缺乏帝王教育的藩王上位,不如挑选一名幼主,自己慢慢培养。
所有的候选人,都是五到八岁的孩童,长沙王次子能脱颖而出纯粹是运气。
除了这些优势外,长沙王次子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长沙王一脉近乎团灭。
这种孤寡宗室上位,不会带上一群人鸡犬升天,增加朝廷的财政负担。
纵使中途不幸夭折,也可以重新在宗室中选人,不会受制于礼法无法施为。
“阁老,下官记得长沙王次子,年仅六岁。
如此年幼,如何担得起江山社稷啊?”
布政使郑宗翰忍不住反对道。
乱世之中,国赖长君。
拥立小皇帝上位,很容易出现权臣骄横的局面。
稍有不慎,甚至还会颠覆江山社稷。
可惜他的反对出于公心,内阁这样选人,同样是迫不得已。
围绕着新君人选,朝中各派争斗不休,严重影响了朝堂的运转。
长沙王次子虽然年幼,却是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选。
倘若挑选一名年长的皇帝,为了那份从龙之功,大家能够打破头。
“郑大人,新君首先要德才兼备。
民间的流言蜚语,想来你也是听过的,内阁派人进行过调查,其中八成内容都是真的。
在这种背景下,你觉得还有哪位年长的藩王,有能力担此大任啊?”
安敬之没好气的反问道。
有没有能力不知道,反正在前面的内斗中,一众藩王的黑历史都被翻了出来。
哪怕里面很多事,都是下面的人打着藩王旗号干的,那也要记在藩王头上。
别的不说,在土地问题上,大虞朝一众藩王全部翻了车。
倒不是他们强取豪夺,而是王府下面的人打着藩王的旗号,在外面大肆接收土地挂靠。
一旦打上藩王的标签,地方衙门根本不敢过去征税。
看似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在了台面上,就能打上品行不端的标签。
做出任何解释都没用,连家奴都管不住,如何有能力治理一个国家。
至于更多的罪名,内阁都不敢深挖。
真要是把犯忌讳的事情,全部都给掀了出来,最少一半的藩王会被问罪。
在皇帝空缺的情况下,处理这么多藩王,那是会引发政治事故的。
“这……”
郑宗翰正欲进行辩解,就觉察到了一众阁臣凌厉的目光,他果断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哪里是在和他们商量,分明就是上面沟通好了,要拥立长沙王次子继位。
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促使内阁做出这个决定,但在结局注定的情况下跳出来反对,那绝对是自讨苦吃。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么事情就这么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