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低头,见外甥正睁著那双清亮的眼睛望他,手里还小心护著两枚鸟蛋。
“罢了,”卫青揉揉孩子的头,“明日我休沐,带他去军营转转。”在允许范围內,是可以带著家属的。
卫少儿一惊:“他才三岁!”
“无妨,就在外围看看马。”卫青顿了顿,轻声道,“我总觉得。。。这孩子不该困在这四方院子里。”】
<啊啊啊卫青真的好宠!>
<这就是名將之间的互相吸引吗?三岁就带进军营!>
<霍去病:舅舅最好啦!>
<话说刚才去病跳下来的时候,卫青接得也太稳了吧?这就是未来大將军的实力吗?>
韩信:“嗯?这个霍去病的舅舅也是一位有名將军?”
项羽:“我都能看出来,你看不出来啊?”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都武举第一了,最次也能当个將军吧?
韩信白了他一眼。
日常著实是没什么好看的——意义不大。故而不少人都找先祖閒聊了起来。
其中嬴炎特意找了尧舜禹这三位,拱手一拜:“小子后世大秦王室子弟,伯益的后人。”
伯益,嬴姓,是舜帝和禹帝的重要臣子,也是中国古代嬴姓各族的祖先。
大禹治水的得力助手,以及禪让制中禹指定的继承人。
至於禪让制为什么终止?那谁知道?
舜和禹恍然大悟。
然后禹有些尷尬的一笑。
他当年有意隱居,臣子三请三拒这才“勉为其难”上位,故而与伯益说这样才是正確的。
再加上自己死前留的后手……想也知道,在他死后位置必然是自己儿子启的。
只是谁能想到?隔了那么长时间,天下之主的位置自动回到嬴姓了。
这段歷史在秦的史书当中有记载,不过多了些许为先祖掩饰失败的一些藉口。
嬴炎:“您当年,確实是想要禪让给我先祖的吧?这件事情被记载在史书上,一直流传,无数人讚嘆您的美德。”
把人架起来谁不会?
“只是可惜,因为先祖不爱权財,这才放弃了帝位,故而您的儿子启承接了天下。”
其他秦君冷眼旁观。
禹擦擦头上的汗:“对对对。”
这话確认了,对双方的名声都有好处。
嬴政丝滑接手吩咐:“叔孙通。”
叔孙通拱手:“臣在。”
嬴政:“话听明白了吗?”
叔孙通:“臣明白。”
明白了,回去之后就需要大肆传播了。
在场的诸子百家:“……”
好嘛!大禹亲自证明嬴家先祖是正统。那按照儒家非常推崇的禪让制,伯益的那一脉一直都是正统中的正统。
巧了,秦嬴就是伯益那一脉正儿八经的大宗。都说赵嬴和秦嬴是一个祖宗……不对!
赵国还没亡的时空,有人动了其他心思。
理论上伯益的大宗:赵。
从开氏立宗的顺序看,造父先立赵氏,並且他的嫡系后代世代相传。因此,赵国的君主是“赵氏”的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