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陛下“念及骨肉亲情,予以妥善安置,並延师教诲,以全人伦之道”。
对此,秦怀帝也难得的看著上奏的奏章恍惚了几分。
他的……儿子?
如果……如果他有一个儿子,哪怕出身微贱,长於冷宫,但他是男性,是“皇长子”。
立他,是否符合更“稳妥”的传承?是否能让朝局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纷爭?是否……才是对江山社稷最“正確”的选择?
他不得不承认,在“只有昭华”的前提下,他可以力排眾议,可以將所有资源倾注於她,可以为她扫清道路。
但当“另一个选项”出现时,即便这个选项看起来如此孱弱、充满不確定性,其所代表的传统法理力量,依然对他构成了无形的压力。
或许……】
<我好慌我好慌!就算知道结果,再看这个过程我也还是好慌!!>
<皇帝是否支持对储君的意义真的非常大!秦怀帝要是不支持了,那才是真的麻烦了。>
<事实证明也没有不支持……我记得在此之后……好像依旧很支持昭帝吧?>
<因为嬴允他起步有点晚,所以要上一点压力。其实我觉得怀帝应该是把昭帝从继承人转换成了继承人的磨刀石的角色。>
<结果就是刀磨断了,然后磨刀石上位了唄。>
嬴政的眼神锐利如刀。
他理解这种权衡,但他更欣赏那种一旦认定便毫无动摇的决绝。
而且……从最后的结果来看,翻车都翻成这样了……怪不得得到了一个平諡。
这回倒是嬴炎安慰他:“终究是性別问题,女性掌权不確定性比起男性更多。当皇帝的犹豫一些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尤其是昭华才多大?
不確定性还没能彻底消除下来。
宣太后:“那如何才能消除不確定性?”
宣太后本人其实也是贵族出身,否则她不可能有那样的见识吸引一个国家的王。
这样有能力的人,如何能甘心甚至比都没比过,哪怕十分之一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踢出继承人的局?
楚国人驀然捂住了脑袋。
感觉自己有了新思路。
是了,为什么女性不能掌权?
以大秦的这位宣太后为例子,她是楚国的贵族出身,如果真的有继承权,哪怕是有爭夺继承权的资格,也一定可以凭藉能力得到家主之位。
那宣太后羋月效忠的就是楚国了。
哪怕是作为臣子效忠远远没有一个摄政太后对一个国家影响大……可退一万步来说:嬴稷那个暴君不就不会出生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