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里话外透露出一股鄙夷,别看马泰奥在其他人面前强调他和拉提菲、斯托尔是过硬交情,但真正站在拉提菲面前,这位大少爷却一点骨气都没有,即使他们真的是朋友,关系也应该不是平等的。
拉提菲,今年二十二岁,他的父亲迈克尔-拉提菲,他是食品以及美妆企业苏菲娜的老板,市值超过六十亿美元,完完全全的富二代,和兰斯-斯托尔一样,真正的有钱人家少爷。
拉提菲和斯托尔都是怀抱赛车梦想的年轻人,一直在追逐f1赛车的机会。
和马泰奥那样纯粹耍嘴皮子的家伙完全不一样,拉提菲、斯托尔可不愿意成为别人眼里马泰奥的样子。
马泰奥没有辩解,“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他来了,真的,就在gp3,这个周末包揽排位赛、正赛和冲刺赛的全部胜利。完美周末!大满贯!”
拉提菲一愣,他是堂堂正正的f2车手,自然知道马泰奥这番话语的份量,“真的?”
马泰奥连连点头,眼睛里的火焰熊熊燃烧,迫不及待地开始扇风点火,一副荣辱与共的表情似乎肝胆相照完全为好朋友考量一般,“当然,你可以自己确认。他来了,他准备击败你们,证明你们除了父亲之外一无是处。”
围场里沸沸扬扬的污言秽语无处不在,拉提菲也知道那些目光那些话语,但真正被那些话语甩在脸上,这又是另外一回事。
刹那间,拉提菲表情乌云密布,再也没有心情理会一旁的女郎,同样不打算理会马泰奥,转身离开。
一石激起千层浪。
短短一小会儿而已,消息传闻已经演变十八个版本,在围场沸沸扬扬地扩散开来,展开无差别攻击。
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离谱,确实令人好好感受了一把围场这个巴掌大小地方的气氛,和宫斗没有任何区别。
“……显然,马克斯也是一样,一样都是‘二代婴儿’……”
“二代婴儿(nepo-baby)”,这是一个贬义词,准确来说是“裙带关系婴儿”的意思,讽刺那些依靠裙带关系却没有才华能力抢占资源的二代们。
富二代,星二代,诸如此类等等。
在赛车世界里,还有“车手二代”,阿莱西、费迪帕尔蒂……以及维斯塔潘。
维斯塔潘的父亲是约斯-维斯塔潘,前f1车手,正是在父亲的指引下早早接触赛车并且得到诸多资源。
2014年,在f3欧洲赛连续拿下两个周末六场比赛胜利之后,横空出世;于是在次年,红牛一系列操作,年仅十七岁的维斯塔潘破格加入f1,这也导致fia不得不修改一系列规则,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
现在,车手必须年满十八岁才能够进入f1,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相关要求。
作为围场里最年轻同时也是最特殊的存在,“二代婴儿”的围追堵截从来没有平息过,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考验。
马克斯-维斯塔潘捕捉到这些话语,脚步一顿,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扬声打断,“你们在说什么?”
那些正在嚼舌根的工作人员瞬间抱头鼠窜,没有人回答。
尽管如此,维斯塔潘还是很快打听到了传闻——
一切,似乎都是在针对维斯塔潘。
那位天才车手表示,维斯塔潘去年在巴塞罗那赛道的胜利纯属侥幸全靠运气,因为梅赛德斯奔驰内讧双车退赛而渔翁得利,不是真正的实力体现,不值一提;但他则不同,这个比赛周末的统治性表现证明,他才是真正的天才,不是那些“二代婴儿”能够相提并论的。
硝烟,瞬间弥漫开来。
上赛季,也就是2016年,红牛再次破格提拔维斯塔潘,从红牛二队晋升到红牛,代表红牛的职业生涯首场比赛就是西班牙巴塞罗那站赛事。
当时,梅赛德斯奔驰队伍内讧,两位车手罗斯博格和汉密尔顿展开激烈竞争,结果罗斯博格撞上汉密尔顿导致两辆车双双出局退赛,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维斯塔潘抓住机会登顶冠军,并且留下一连串匪夷所思的历史记录。
f1历史上最年轻的分站赛冠军,f1历史上最年轻的领奖台得主,荷兰有史以来第一位分站赛冠军。
并且,他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第一位分站赛冠军。
横空出世!
从2014年到2016年,三年三级跳,才刚刚年满十八岁的维斯塔潘一跃成为围场里独一无二的超级新星。
毫无疑问,这是维斯塔潘的骄傲,他一直为西班牙站的胜利而自豪,实现父亲一直渴望却无缘完成的梦想,所谓“二代婴儿”的冷嘲热讽也因为这一站胜利而得到缓解平复,他得以首次证明自己的天赋。
意外?事故?运气?
维斯塔潘不在乎,真正的专业人士就应该知道,运气也是比赛的一部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抓住运气的。
胜利就是胜利,冠军就是冠军,其他唧唧歪歪全部都是羡慕嫉妒恨的狡辩。
他为自己感到骄傲!